沙坪坝会员卡,沙坪坝会员卡制作,沙坪坝制卡,沙坪坝金卡制作,沙坪坝IC卡制作,沙坪坝智能卡制作,沙坪坝制卡厂家
重庆市沙坪坝区是红岩精神发祥地(渣滓洞、白公馆)、抗战遗址密集区,国共和谈、百年学府、千年古镇,融沙磁文化、抗战文化、红岩文化于一炉。重庆沙坪坝历史上是与江津白沙坝、成都华西坝、北碚夏坝齐名合称为四川著名的文化四坝;也是中国大后方四大文化区之一。全区4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云集了19所高等院校、 87所全市最好的中小学。全区89万常住人口中有30多万学生,8万多科技教育工作者,是西部的人才聚集区。域内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城市发展繁荣兴旺。重庆沙坪坝历史上是与江津白沙坝、成都华西坝、北碚夏坝齐名合称为四川著名的文化四坝;也是中国大后方四大文化区之一。
沙坪坝区位于重庆主城区西部,东滨嘉陵江, 西抵缙云山,幅员面积396.2平方公里。 区境中部歌乐山纵贯南北,东为沙坪坝,是重庆市的科教文化中心和工业基地,建成区面积35.26平方公里;西为梁滩坝,是农业、乡镇工业为主的地区,2003年重庆市大学城在这里动工兴建;中部歌乐山是重庆市风景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有“渝西第一峰”、“山城绿宝石”之称。 沙坪坝区地貌归属于川东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的一部分,全区呈丘陵、台地和低山组合的地貌结构。中部歌乐山海拔高度在550~650米之间,最高峰歌乐山云顶寺海拔680.25米。嘉陵江由北往东南流经沙坪坝区19.3公里。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热量和水分资源丰富,最冷月平均气温7.8℃,最热月平均气温28.5℃,年平均气温18.3℃,无霜期341 .6天,具有冬暖夏热和春秋多变的特点。降水充沛,全年降水量1082.9毫米。中部歌乐山森林区年平均气温比山下低2℃左右。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的水量丰富。全区水体除嘉陵江外,梁滩河、虎溪河、清水溪、凤凰溪、詹家溪、南溪口溪是区内较大的溪河。全区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歌乐山、中梁山地区,歌乐山森林公园1938年定名,2003年创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沙坪坝区农村地域辽阔,农业资源丰富,初步形成了以蔬菜、肉禽、水果为主的八大生产基地,集食品、旅游、生态功能为一体,具有典型的城郊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特征。全区乡镇企业2697个,年销售收入达135亿元。
沙坪坝区工业基础雄厚,是重庆重要的工业基地。
区内工业门类齐全,有嘉陵集团、西南药业、农化集团等国有大中型企业41家,占全市的四分之一。有力帆集团、渝安集团、华洋集团等知名的民营科技型企业。现已形成了汽摩配件、电子电器、生物化工三大支柱产业。
沙坪坝是重庆市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区。
重庆马家岩装饰材料批发市场、重庆金属材料现货交易市场等四大市场年成交额近50亿元。人才市场、科技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重庆百货大楼、新世纪百货、国美电器、苏宁电器、北京华联、普尔斯马特等国内外知名商家已经或正着手进驻沙坪坝。集绿色艺术、历史文化名人、三峡景观于一体的三峡广场,是独具特色的重庆商业文化街区,以其浓郁的文化艺术内涵和优美的购物休闲环境带动了全区第三产业的发展。
沙坪坝区交通通讯欠畅达,是西南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要道。全国铁路集装箱网络重庆中心站、西南地区最大铁路编组站和国家二级火车站等七个火车客货站棋布于此;国道、省道等高等级公路五条,成渝环线高速公路、内环快速路、绕城高速公路纵横域内。抵达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仅需半个小时。
位于沙坪坝中心的三峡广场是都市旅游的新亮点。它连接绿色艺术广场、文化名人广场和商业广场,集观光、购物、娱乐、餐饮、健身休闲多种功能于一体,占地近8万平方米。三峡广场以一条长百米宽的人工河代表长江,两岸集中了鬼城丰都、奉节白帝城、忠县石宝寨、巫山神女峰、瞿塘峡夔门等三峡沿线著名景观,游客可在闹市中半日尽揽长江三峡概貌。
渣滓洞原为人工采煤的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39年军统将其强占设立看守所。 渣滓洞分内、外两院,内院有一楼一底的男牢16间,另有两间平房作女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和刑讯室。 1946年7月,息烽监狱、望龙门看守所撤销后,在押人员全部撤并于渣滓洞看守所。1947年4月,渣滓洞看守所一度关门,关押人员全部转回白公馆,10月,渣滓洞作为重庆行辕二处看守所,恢复关人,关押的主要有“六、一”大逮捕、“小民革案”、“挺进报案”和上下川东武装起义失败后被捕的人员,关人最多时达300余人。
位于沙坪坝区童家桥正街西侧的歌乐山下。这里原系国民党军事统计调查局“军统局”的总部、电台和监狱的所在地。二战后期,曾在此设立以训练特务为主要目的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主要参观点有重庆解放前夕发生的震惊中外的“11·27”大屠杀殉难烈士陵园,以“活棺材”闻名的、囚禁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的“渣滓洞”、“白公馆”监狱,红岩魂广场、松林坡陈列室等,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级旅游区。
磁器口古镇位于沙坪坝区嘉陵江畔,这里原为嘉陵江流域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因生产及外运磁器而得名。现今磁器口古镇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古建筑,开发了榨油、抽丝、制糖、捏面人、川戏等传统表演项目和各种传统小吃、茶馆等,每年春节举办的瓷器口庙会四古镇最具特色的传统活动,吸引数万市民前往参与,是距重庆主城区最近的古镇景观。
白公馆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1939年被戴笠选中作为军统局本部看守所。围墙四周架起电网,修建岗楼,大门封闭,另开一小门进出,原一楼一底的十余间住房改为牢房,地下储藏室改为地牢,关押的多为案情重大的政治犯。 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大批美方人员来渝,白公馆被改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关押人员移往附近的渣滓洞。
"林园"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修建起来的一座园林,位于沙坪坝著名的歌乐山南麓,成渝公路经此,距市中区二十五公里。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迁重庆,次年11月,蒋介石抵渝。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待从室第一处主任的张治中,为确保蒋介石、宋美龄住所安全,选定山洞双河桥、万家大坝一带修建蒋宋郊外官邸。1939年11月官邸建成,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闻悉,即从歌乐山云顶寺住所前往致贺,对园中景物赞不绝口。蒋介石便将此别墅赠林。林森迁入居住,故称林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