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会员卡预付消费有风险 美容店会员卡作废
市消协就此提醒消费者,办理“会员卡”之类的消费卡要慎重,一定要查看办卡店铺的营业执照和行政许可等事项,同时应向其他在此消费的人或附近商铺了解其经营状况、信誉等。
对于不经常消费的店铺,一定要理智消费,别一次性办理较大数额的会员卡,别被多交钱办卡多打折的诱惑吸引。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人都喜欢到美容店去美容,每一次去完了回来都显得特别精神。
不过,市区龚女士近日持会员卡去美容,回来后一点也不精神,反而窝了一肚子的火,原来美容店“蒸发”,会员卡成了废卡。市消协就此提醒:预付消费有风险,需谨防被骗。
昨天,龚女士拨通本报消费维权热线对记者说,去年初,她在市中心闲逛时,一个在路旁发放美容折扣卡的小姐拉住她说,美容店开业酬宾,只要交一定费用,便可享受各种美容套餐服务。龚女士心动了,来到坐落在人民北路某单位楼上的美容店,免费做了护肤之后感觉效果还可以,就预付了480元,办了一张可做30次美容的“会员卡”,至春节前她已消费20次,近日她再去做美容时,发现那家美容店大门紧闭。龚女士急忙拨打会员卡上的电话,却打不通。后经了解,这家美容店已关门歇业,老板也不知去向。
采访中,也有不少消费者表示,由消费者鉴定商家的发卡行为太难,是否应由相关部门规范此类商业行为?有关部门仅在受理投诉后给出消费警示显然不够,关键要从源头抓起,真正维护消费者的权益。